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

「快樂」難尋嗎?

下午突然想起好久沒見到玲了,打了電話相約一起吃晚飯

一段維持了超過30年的友誼,心靈的契合已形同姊妹,雖然住得近卻也因為生活的忙碌,近2年沒見面了,然而彼此的那份關心依舊。

那年,她結束了婚姻關係,獨自撫養兩個孩子,
樂觀堅強的面對一切難題,
現在孩子到了可以離手的年紀,經濟也稍稍寬裕些,
卻為了當個盡責的母親,忘記多照顧自己的心 ,
不安的覺得如果多愛自己一點是個自私的行為。
眼裡見到的都是兩個孩子的需要,
孩子的單飛讓她有好多的負面念頭。
收與放,讓她與孩子之間時有衝突,令她感到困惑。

聊天之中,從她口中得知,XX朋友得了大腸癌,XX的姊姊得了乳癌剛做完化療,似乎大多是壓力太大,鬱抑太久引起的病症
才發現了要擁有一顆健康快樂的心,好難嗎?

在生活中找到了快樂的泉源時,
就盡情的暢飲吧!
要與不要就在一念間…

童年

自從回想起童年往事後,變得好容易開心。

「玩」在我童年歲月裡佔據了大部分光陰,學校功課反倒是次要。

兒時家裡親戚朋友多,要找玩伴相當容易,每逢假日就是小孩們「掀屋頂」的日子,大人呢?也是玩他們喜歡的,所以也就管不到我們了。

那時電視只有三台,下午停播、晚上只播到十一點就結束了,反而讓孩子們多了許多獨立思考的空間(其實應該是多了媽媽說的「變鬼變怪、壞鬼帶頭」的時間)。

遊戲總有一天會玩膩,於是開始突發奇想玩些從沒玩過的;假道具太不真實了,就玩起真的。每每弄得媽媽雞飛狗跳,忍不住與我們玩起官兵捉強盜,那場景現在回想起來是最好笑得一幕,因為是真槍實彈所以逼真極了,尤其被追得心臟怦怦跳個不停,有時被追到的幸運人,媽媽還會請他吃五個肉粽(五巴掌)喔!此時這個倒楣鬼,也可以挽救其他來得及回書桌看書的兄弟姊妹們,幫他們逃過一劫,因為此刻的媽媽沒了力氣也出了氣。

長大後,有時也會將媽媽當年的英勇表現演給她看,因為覺得歷史不可遺忘,換來的是再次的數落:「要不是你們吵得我沒辦法午睡,我哪ㄟ安捏!(指著我)就是妳壞鬼帶頭」


如果現在妳的角色也是媽媽時,
請一定要保持妳的風度(知易行難),
別上了孩子的當,
當妳怒不可抑時,
正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候喔!
當然,如果妳希望孩子長大後也像我一樣有個爆笑回憶錄
那就請妳繼續生氣吧!

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

唉呀!怎麼會這樣

星期二的中午,有一種回到小時候帶弟弟出門玩耍時,擔心出差錯,總是小心翼翼的保護他,為的是避免回家挨罵。

走著、走著怎麼身旁的這個人,看她好端端的走著,怎麼就差一點撞到行進中的摩托車,心想自己也曾有過,也就不太理她了。

走著、走著隔了五分鐘不到,路過人行道旁的小積水,身旁的這個人竟也會差一點掉下去,心想怎麼會這樣,迷糊慣的我突然間清醒了,頓時覺得身負重任,妳別再出差錯了!

好久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,出門還要幫人瞻前顧後,孩子大了之後,常常一起出門時,總是他們提醒我這個糊塗冒失的媽媽,小心這、小心那的,這天遇到一個比我還高竿的人,突然覺得自己並不冒失,還挺精明喔!

只是往後如果還要一起出去的話,就有勞老天爺多多照顧了

2023.08.25
相識了15年的兩個迷糊人,像是觀光客般一起走著走著,聊著聊著。
同日再次閱讀此篇文章,覺察到因著理解一個人,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放掉了幫她瞻前顧後的不放心,安心地回到自己的亂走日常。
註記  本次約會她找了手帕至少3次以上,我翻白眼無數次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

修得人生智慧果

今天的寫畫課,很有趣。
又是滿滿的收穫,發現了不同,遇見了同理。
感受到怎麼會有這麼多的不一樣

走在路上,
有的秉持著"路邊的野花不要採",邁步走向自己的目的地,別人的事、自己的事分得很清楚。
有的一路欣賞路上的風光,或許駐足、或許瀏覽,遇見合適的、喜歡的就帶回家。
各自有各自的想法,好奇的、自我的、無所謂的、接納的、合理化的…,有了這層體驗理解後,覺得心的包容度變大了。

巧的是,今日的心靈交會,正是昨日與恩的話題,只是對話中有點虛,沒那麼的肯定自己的信念。

寫畫之後,找到了不生氣的理由、不生氣的方法。
會動怒,是因為心容不下與自己不同的聲音,如果了解到那些是自然發生的現象,知道每個人都有他獨立的思想空間,換個角度想是自己與他人不同,何須生氣?

昨日、今日上了兩堂生命課,隨然離修得人生智慧果,還很遙遠,但心是踏實的、滿足的。

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

父母的犧牲─孩子最可怕的禮物

再度遇見紀伯倫
與你分享我最愛的作家--王季慶

父母的犧牲─孩子最可怕的禮物

2008.03.13教育電台名作家王季慶訪談~從紀伯侖的「先知」談愛你一輩子

紀伯倫《先知的靈光-孩子》
他們是藉你們而來,卻不是從你們而來,他們雖和你們同在,卻不屬於你們;
你們可以給他們愛,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;
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,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。

胡適《我的兒子》
樹本無心結子,我也無恩於你。
但是你既然來了,我不能不養你教你,
那是我對人道的義務,並不是待你的恩誼……
我要你做一個堂堂的人,不要你做我的孝順兒子!

《父母的犧牲─孩子最可怕的禮物》
"……孩子實際上並不是'你們的'孩子,他們乃是生命本身的企盼,
他們只是經你而生,並非從你們而來,他們雖與你們同在,卻不屬於你們,
你們可以給於他們的,是你們的愛而不是思想,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,
你們可以庇蔭他們的身體,卻不能庇蔭他們的靈魂,
因為他們的靈魂居於明日的世界,那是你們在夢中都無法探訪的地方……"

因為王季慶看了詩人紀伯崙一首關於《孩子》的詩,讓她對教育孩子的看法有了180度的轉變,"其實我對自己很嚴格,但在我懷孕的時候,看了紀伯崙的書,真的好感動,你清楚知道你絕對不能去掌控另一個個體,即使他是你的孩子,但華人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財產。

所以我很小心努力把孩子當作是一個'人',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,即使是做錯了,他還是有權利去嚐試,你只能告訴他有什麼選擇,他決定了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。"
待王季慶說完這句話,再聽她說別人的故事、自己的故事,於是你便知道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尤其是對一位母親來說,對一位非常疼愛自己孩子的母親來說。

一個女子做了母親,最容易陷入一個窠臼,就是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一切。然教育家馬卡連柯卻說︰"一切都讓給孩子,犧牲一切,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,這是父母親所能給於孩子最可怕的禮物。"

對孩子來說,他們習慣了風和日麗的天氣,直到有一天在自己迎接疾風驟雨的時候,在不測風雲的挫折和挑戰裡,驚慌失措,不知道心中的勇氣和智慧該從哪而來。

對父母來說,兒女是他們的私人財產,他們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在孩子身上,直到他們年老時,同樣渴望得到全部的關愛,兒女就像風箏,他們想要永遠拽住那根線,只有把它牢牢操在手中,心裡才有安全感。

做了父親以後的胡適先生,寫過一篇《我的兒子》,裡面說道︰"樹本無心結子,我也無恩於你。但是你既然來了,我不能不養你教你,那是我對人道的義務,並不是待你的恩誼……我要你做一個堂堂的人,不要你做我的孝順兒子!"

王季慶曾經遇到
一位母親,在女兒7歲的時候和丈夫離婚了,她的工作能力強、生活能力很好,但卻非常擔心獨生女兒的種種,開口閉口都是女兒。當王季慶問她:"妳的生命有何意義和價值?"她如此回答:"我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就是要我的女兒正常。"

王季慶說:"她女兒已經17歲了,不瘋不痴不傻,而且長得很漂亮,你認為我可以接受她這樣的答案嗎?她不是普通老百姓,她是一位博士,在國外也住了很久,可是她的答案竟是如此!"王季慶再問她:"那妳自己的生命呢?"
她說:"我自己有如槁木死灰,我已經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生命,只一心一意地想女兒好,我已經把自己放棄了。"

一個槁木死灰的媽媽一心一意想讓自己的女兒快樂、幸福。"這是最大的問題,你把自己生命的基礎放到別人的喜怒哀樂上,交在別人手裡,生命的意義竟是女兒正常與否?!"面對一個成熟的獨立女性有此生命告白,王季慶的嘴巴都張大了。

這母親每一天都像監獄裡的獄卒,把女兒當犯人看,甚麼都要通過她,即使她在上班,仍然想女兒不知道會不會偷跑出去。因為她對孩子的不信任,造成母女無法溝通,壓力越來越大,女兒豈受得了母親的監視,非逃不可。

"後來真有不太好的事發生,華人的父母總是替孩子選擇,但選擇之後誰要負責?這位母親以為自己很對,因為她是出於愛心,最可怕的就是這個──以愛之名,做一件與愛完全沒有關係的事情。"

王季慶最後提醒這位母親:"先不要講女兒如何如何,妳的焦點應該放在妳自己的生命上。先不要對人好,如果你自己是空的。你看到自己快樂嗎?因為我們不僅僅只是活,而是要活得快樂,這才值得。這才是給妳女兒最好的東西──身教,影響孩子的一言一行。"

孩子有孩子要走的路
王季慶對此也有自己的故事,"這聽起來很負面,我自己也很痛苦,是我給了孩子自由,他是一個'人',我沒辦法控制他,最後他自己去承受後果,他學到了教訓,可是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和痛苦。以結果來論的話,人家會覺得還是傳統的方法好,但孩子的學習肯定不一樣,這是他要走的路,我們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過去的經歷來學習的。

在兒子上高中時,有一次王季慶帶他們去看她上標準舞的課,老二看了便有興趣想學。於是舞蹈班就安排了一個女舞伴給他,是一個年紀較長的女生。跳跳兩人就成了朋友,常到家裡作客,後來成了情侶。當時老二才17歲,是個中學生,女伴比他大10歲,已經是一個相當能幹的職業女性。

王季慶看兩人從舞伴到情侶,局面開始失控了。她和孩子分析過,雙方的生活背景、年齡差距,而且他馬上就要高中畢業到美國去上大學,兩人看來不可能有甚麼好的發展。"感情的事,我從來就跟孩子說,惟一的要求就是不要傷害對方,要尊重對方。當時我對孩子說'你要去唸書,她年紀也大了,怎麼可以等你這麼多年?'"

兒子答應媽媽先做朋友,直到他美國唸書後,雙方便各自自由發展。但結果卻出乎意料,兒子上大學後,不只和對方保持聯絡,反而因為感受到外在的壓力越大,兩人的距離越遠,兩人就越是團結,越是覺得這段愛情是偉大的。

於是,兒子沒有遵守自己的承諾與對方切斷關係,還在他讀大二時就結婚了,家人全蒙在鼓裡。王季慶說:"本來沒有甚麼,我也承認他們的關係,不說甚麼,兒子畢業後就在太太底下工作,應該很好的。但他們夫妻的關係越來越不平衡,越來越不對勁,兒子和我本來是很親密的,甚麼都談,但兩人卻慢慢疏遠了,我不知道為什麼。我的痛苦不是兒子不聽你的話,而是你覺得他和你的距離越來越遠了,你不知道他在想甚麼?"

後來事情的發展是,夫妻兩人的事業失敗,初生的孩子還小,太太卻患上精神分裂症,王季慶眼睜睜看孩子承受巨大的挫折和痛苦,整整10年,在孩子最黃金的10年。作為一個母親,王季慶的心疼和難過是言語無法說的,但她一直陪兒子,接受他的一切,當時她最常對孩子說的不是"當初如果怎樣怎樣。"而是"我會一直在這裡。"
"我沒有再去責備他,這沒有用,我不會讓他覺得因為他犯了錯而不理他。我已經不能替他做甚麼,他自己做的自己承擔,我只能包容他。"直到今天,即使讓王季慶早知道結果是這樣,她還是覺得:"想盡辦法去鉗制孩子是沒有用的,有一些選擇,是他自己要做決定的,別人不能替他做。當時他選擇了這條路,必然有他自己的原因,只是我不了解。"

現在兒子的事業和生活已平穩順利,王季慶回頭看這件事:"有一些事是無解的,它在正常的狀況下是找不到答案的,既然發生了,就不要怨天尤人。只是你不要覺得這件事是衝你來的,或是衝兒子來的,無論如何,不管事情好壞,它都成為我兒子人生的一部份,一個過程,值得他去學習。"

沒有一個女子天生就是一個獨立的媽媽,一個獨立的妻子,自己的價值自己去尋找,去肯定。王季慶以前也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建立在愛情上──"我要我愛的人全心全意地來愛我,如果不是如此,自己就失去了價值。"

王季慶遇到一個女子把一生的重心都放在丈夫身上,卻因為無法生育,先生與她離婚。她在離婚後患上嚴重的腦癌,經過一段努力奮鬥的抗癌期。

但王季慶看她其實是不要活的,"她的痛苦是她指定了只要她先生的愛,只有她先生可以肯定她的價值,因為她的先生不愛她,在她心裡早就喪失了活下去的意願。在她的潛意識裡有一點自殺的傾向,但她又不能自殺,她把受傷的感情不斷壓抑下來,慢慢地就變成了她的病。她一生病,就可以轉移掉自己的問題,'你看我很可憐,我生病不是我的錯啊!我還要去奮鬥、拚命去抗癌!"

王季慶覺得這位女子如果不願承認自己早已放棄了自己,不承認自己的生命是被動的,"如果你不愛我,我就……",不管她如何努力去抗癌,都是沒有用的。

她提醒說:"當一個人在情感上受傷時,儘管情緒是負面的,你都要去承認它、認識它、接受它。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,有價值的,不管你是貧是富,美貌平凡,遇到任何事,從根本上來說,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。"

王季慶參加一個團體叫"Pollyanna","其實每個人都有悲觀樂觀矛盾的地方,Pollyanna就是叫你從樂觀的角度去看事情,它有點像傻大姐的意思,不管你發生什麼事、任何打擊,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份禮物,敲醒你,告訴你應該要改變了,讓你變得更快樂。參加這個團體的每個人,可以把自己的問題拋出來,讓其他人幫你從Pollyanna樂觀的角度看事情,讓別人幫你在困境中看到一些好處和積極面。"

王季慶小檔案
留學加拿大,並旅美十餘年。經歷半年的心靈追尋,遍覽各類心理、宗教、哲學、神秘學等書籍。於1976年首度接觸啟悟性的"賽斯資料"後,心弦震動,遂開始譯介賽斯書系列及新時代經典作品共十餘種。她也是在台北內湖的中華新時代協會總會創辦人,影響很多讀者。
較早前來馬演講的許添盛醫生,也是受王季慶所影響,成立第一個癌症身心靈治療團體,鼓勵病人真正進入新時代身心靈成長的旅程。
王季慶較為馬來西亞人認識的是她所翻譯的《與神對話》系列。


紀伯倫的先知〈論孩子〉by Kahlil Gibran

一位懷抱嬰兒的婦女說道:請和我們說說關於"孩子"的事。
他於是說道:
孩子實際上並不是"你們的"孩子
他們乃是生命本身的企盼
他們只是經你而生,並非從你們而來
他們雖與你們同在,卻不屬於你們
你們可以給於他們的,是你們的愛而不是思想
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
你們可以庇蔭他們的身體,卻不能庇蔭他們的靈魂,
因為他們的靈魂居於明日的世界,那是你們在夢中也無法探訪的地方
你可以努力地學像他們一樣,但是,不要白費力氣要他們像你
因為歲月無法倒流,生命也不會停滯於昨日
你們是弓,孩子是從你們身上發出的生命之箭
那射箭者在蒼茫路途中看定目標,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一個彎弓,使你手中的箭射得又快又遠
當為射箭者所成就的一切歡欣喜悅
因為祂不僅愛那射出的飛箭,也愛手中握的那穩固的彎弓